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
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養老的一天,這里我想做個安民告示,從全面長期來看,中國政府對中國公民保證養老金發放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經濟領域有不少大家詬病的問題,像坑蒙拐騙、假冒偽劣、誠信缺失,這些也可以從文化方面去找原因、開藥方。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應該是道德經濟。發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們推動現代化,既要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也要通過文化向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產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來贏得世界的尊重。
昨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在談及推進醫保全國聯網的時間表時,李克強表示,要在今年基本解決省內就醫異地直接結算的基礎上,爭取用兩年時間,使老年人跨省異地住院費用能夠直接結算。
養老金發放
老有所養絕不能是一句空話
中國新聞社記者:據了解,現在有些地方的養老金發放已經出現困難,一些市縣在靠貸款發放養老金。請問總理,中央政府是坐視不管還是準備為他們買單?
李克強:你提的這個問題的確很尖銳,如實告訴你,確實有個別地方發生了養老金發放困難的問題,但這是一地之難、一時之急。中國現在實施的是養老金省級統籌,省級政府有責任、也有能力通過多方籌集資金,來保證養老金的發放,確有突出困難的,只要地方政府盡力了,中央政府是會給予補助的。這三年中央財政就拿了上萬億元,但地方必須盡職盡責,而且中央政府要督促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我們去年養老保險收支結余3400多億元,累計結余34000多億元,我們還有全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儲備16000億元沒有動,同時還能夠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養老基金。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老有所養不會、也絕不能是一句空話。
醫保聯網
用兩年時間實現醫保異地結算
中國日報記者:在本次兩會開始之前,我們發起了一個“我向總理提問”的網上投票調查。目前來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快推進醫保的全國聯網,有1000多萬網友把票投給了這個問題。對于解決這個問題,您有沒有一個時間表?
李克強:首先要感謝你們運用網絡投票的方式來了解民生的難處,給政府出題,這也是幫助政府改進工作。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和子女在異地生活,還幫助照看第三代,但是生病住院了還得回到原來工作的地方去報銷。這些事情看起來是具體的事,但對碰到這個事的人或家庭,有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政府下決心要推進全國醫保聯網。要在今年基本解決省內就醫異地直接結算的基礎上,爭取用兩年時間,使老年人跨省異地住院費用能夠直接結算,使合情合理的異地結算問題不再成為群眾的痛點。我們執政的目的是為什么?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為了改善民生,就是要讓群眾對民生的呼聲和要求,倒逼我們的發展,推動和檢驗我們的改革。
五險一金
總體上看還有適當調整空間
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在社會上降低“五險一金”的呼吁是比較集中的,如果一個職工工資條上一個月收入是8000塊錢,他到手的收入實際上不到5000塊錢,3000塊錢都繳納“五險一金”了。另外“五險一金”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他們覺得壓力很大。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如果他們都少繳的話,那么本來就已經很緊張的社?;?,收支不平衡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請問總理,您怎么回應來自社會的這些意見?您又怎么去解決這樣一個棘手的“兩難”問題?這樣的問題有沒有列入您今年的政府工作議程,您準備怎么具體地解決它?
李克強:可能在場很多中方記者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在參加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和委員也提出來可以考慮適當地調整“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黨中央國務院對此事高度重視,國務院去年就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實際上已經下調了繳存比例。
當然,“五險一金”從總體上看還是有適當調整的空間,各地情況不同。我前面已經說了,社會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國家規定的統一框架下,可以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階段性地、適當地下調“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是可以做的??偟氖亲屍髽I多減輕一點負擔,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
農業發展
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不會減
農民日報記者:在去年9月份玉米馬上要收獲的時候,中央出臺了新的玉米臨儲價格,價格差不多降了二成多,雖然說農業的結構性調整也是現在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也是必然的要求,但是農民確實損失慘重。請問總理,對這個事情怎么看?今年在這種糧食補貼、農產品價格上會不會有更好的政策?
李克強:你問了一個我們都非常關心和重視的大問題,但是時間關系,我只能簡要回答?,F在農產品主要是谷物產品的國內價格和國際市場比,像玉米、小麥、大米,幾乎每噸要高600多塊錢,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低。下一步還是要推動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要讓農民更多地進城,有條件的能夠在城里留下來,這樣也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可以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使農民能夠把勞動生產率提高,這樣就使我們的農產品更有競爭力。當然,農業始終是一個弱勢產業,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不會減,對農民支持的力度也不會減。中國問題的最終解決還在于農民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讓他們能夠富裕起來,過上現代文明的生活。
(轉自京華時報)
本文版權歸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所有
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轉引自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www.ciic.com.cn”
| |
版權所有 中智江蘇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備案號:蘇ICP備19063920號 |